部落格

苦楝生長

苦楝生長

二月底剛理完平頭的苦楝, 原本光凸像苦澀的少年, 經過雨水春分, 時間一到, 還是爭氣地長了葉, 開了淡紫色花, 院子𥚃瀰漫香氣。 歡迎到實心裡賞花看展。

閱讀更多 →


nice things. Issue.79

nice things. Issue.79

在nice things. 79裡,發現曾經到訪過的〈LIFE IN THE GOODS〉,特別感到親切。 印象深刻的是主人選品的簡練風格,在那裡有shunshun出版品、初遇見飯高幸作的陶作。 大片玻璃窗面對福岡城,視野極好,花開時節連成一片美麗風景。 ----- 在福岡市大手門,由羽田裕行先生經營的〈LIFE IN THE GOODS〉(@lifeinthegoods)所精選的器皿,並不是那些形狀特別奇特的作品,而是帶有一種「簡素」風格的器物,這是它們共同的特徵。 「我認為,生活道具,只要思

閱讀更多 →


2025年第1期 nice things. Issue.79

2025年第1期  nice things. Issue.79

一如既往 珍愛自己 生活道具店 在那裡的,是平日裡的自己。 是由一日一日積累而成的自己。 在這樣的自己身邊,應該有什麼呢? 拿在手中的物品。 身邊陪伴的物件。 目光所及之物。 和它們是否有所共鳴呢? 身邊的事物,描繪出自己的模樣。 2025年第1期, nice things. Issue.79 這一期將帶來關於「愛自己的日常道具與道具店」特集。 一如既往 珍愛自己 生活道具店 MY TOOLS,MY RULES. 空櫁 / 日々花 / 海と月と / uraraka / ツナグ LIFE IN T

閱讀更多 →


新年的節奏

新年的節奏

2025一定要從1月1日開始、 每天要朝9晚6工作, 星期一上班、星期六休息嗎? 還有一種過日子的節奏, 跟著二十四節氣呼吸、作息, 感受季節風吹草動。 前天小寒,開始進入一年最冷的時節, (好像有) 芹乃榮、水泉動、雉始雊。 再翻頁大寒, 然後就立春、春天快來了。 ■ shunshun 2025二十四節氣曆 今年微調24個新圖.附新月/滿月標示 內含本紙24頁+封面+解說/特製燙金封套 節氣曆尺寸|10.5cm*29.7cm 內封面 |1 張 內頁 | 24張 起始頁 | 2025.2.3立春

閱讀更多 →


冬天的東京不冷

冬天的東京不冷

昨天京都手書道具市活動, 在現代雅緻的新風館, 被日本人熱情攻擊, 台灣、台灣! 可愛い、可愛い! 此起彼落⋯⋯ 沒想到在台灣被我們覺得夕陽商品的紙本, 在這𥚃又燃起信心 真不可思議~ 今天第二天,繼續加油。

閱讀更多 →


Candle House

Candle House

11月在東京ギャルリーワッツ的展覽之後, 楊偉林與鍾舜文 Chung Shun-Wen的部分作品移至附近的condehouse繼續出展, 這個新年假期很多朋友前往東京, 如果剛好行至南青山, 非常歡迎至CondeHouse一覽畫作與家具的搭配展出。 _____關於CondeHouse_____ 以下截自CondeHouse網站 CondeHouse於1968年成立, 是一家位於日本的現代家具製造商, 他們盡可能使用北海道木材, 並充分利用樹的每一部分,創造出能夠持續幾個世代的產品。 CondeH

閱讀更多 →


立春開工

立春開工

今天初六開工、同時也是立春, 是一年的第一個節氣, 冬天將漸漸離去, 萬事萬物準備復甦新生。 你是不是也蓄積能量, 有新願想、新的計劃開展呢? 祝福大家 新年快樂 開工大吉 今年蛇麼都歡喜

閱讀更多 →


讀書

讀書

和57萬人一起走入書展, 看到喜歡的作家、 買了心儀的書, 然後呢? 是不是可以回到原點從基本想想這些。 #我們為什麼要閱讀? 、書本最大的魅力,就在於沒有魅力 、最佳的閱讀時機是低潮、痛苦和煎熬的時候 ──荒木博行 #讀書的價值 「這些知識連學校沒教,大人、老師也不知道。即便如此,世上仍有某人知道,並將之寫成了書。人類打造出了這樣的機制,這多棒啊。」 ──森博嗣 #深讀的技術 、與書對話:找出閱讀的興趣和意願。 、把書弄髒:圈出書中的重點和疑問。 、與書對話:帶著問題,以找出答案來閱讀。 、委

閱讀更多 →


節氣_雨水

節氣_雨水

立春後, 一次下雨,一次變溫暖, 節氣就進入雨水。 苦楝的葉子終於落盡, 剩下掛在枝頭的金黃果子, 綠繡眼、麻雀恣意吃飽, 鳥叫聲伴著Bob Dylan 歌聲⋯ 陽光沒有遮蔽的照了進來, 靜靜的實心裡午後。

閱讀更多 →


細心,更細心

細心,更細心

實心裡訂購的燈器正在飛松先生東京的工作室準備寄出, 連同飛松專屬紙箱。 紙箱需不需要? 飛松先生說,這紙箱通常只用在日本國內直售, 因為實心裡太希望大家都能完整感受飛松燈器, 所以請飛松先生大費周章跨海寄來紙箱。 (謝謝飛松先生的理解!) 今天的進度是包裹紙箱, 飛松先生細心地在紙箱上一一黏貼上訂購者的名字。 本以為執意送紙箱已經心意滿滿, 飛松先生的細緻體貼還是勝過我們! (輸了) 第一批燈具預定今天寄出, 請訂購的朋友稍候。 聽飛松先生說, 實心裡的客人們破了單一展覽的訂購紀錄。 高興!大家

閱讀更多 →


一生究竟的功課

一生究竟的功課

歡喜親近菩薩寺慧光師父許久, 師父傳授我們捨離對佛教的刻板印象, 學佛不是信仰、而是智慧的學習, 心,是自在的根源, 都是一生究竟的功課。 光師父說心經 出版第6册, 書名很直白切入核心— 《煩惱的根本就是我》, 以下文字引自慧光師父序言中第1、2頁: 覺醒是生命的開始 一般人學習佛法,以為只要依靠信仰或是培養自己的福德就能夠解脫。其實佛說,我們真正的問題並非來自外在的境界,而是我們自己的心。 煩惱不是別人給我們的,是自己成立的。因為對世界的錯誤認知,才導致煩惱的生起。因為煩惱生起,才促成業的造

閱讀更多 →


用之美

用之美

器物在使用時, 會呈現它完整的樣子。 羅翌慎展覽第3週。 —— 長 日 羅翌慎2024陶作展 展期 9/7——9/28 (星期日定休)

閱讀更多 →


2025年菩薩寺月曆開始預購

2025年菩薩寺月曆開始預購

今年為2025菩薩寺月曆 設計的封面顏色, 源自於師姊鍾愛的橘, 似秋天的紅柿, 似時刻觀照的心, 是自在的智慧。 • |菩薩寺2025年曆開始預售| 2025年的主題「觀自在」。 光師父說,觀自在的「觀」是開啟清淨智慧的重要關鍵。 當你內心產生種種的煩惱和痛苦時,光靠信仰是不夠的,只有你的心才能突破。 信仰,雖然在某種層次上可以幫助你,但在遭遇生命的重大考驗,必須要有觀照的智慧,才能得大自在。

閱讀更多 →


暖心的回饋

暖心的回饋

品牌:陳彫刻處 另有圓盤、茶托、托盤等生活器物, 門市多款可選,也可以私訊臉書粉專或Line官方帳號詢問

閱讀更多 →


想拜訪的地方-4

想拜訪的地方-4

宮崎縣日南市的飫肥(おび)曾經是繁榮的城下町, 現為重要傳統建築群保存區。 <PAAK DESIGN>(@paak_design)的鬼束准三先生一面思考代代相傳的建築系譜的同時, 一面對此地區的老舊建築進行改造。 他說: 「僅僅保留單體建築是不夠的,必須從線和面上去保留,這樣才能創造出風景。」 因此,他每年會在這個地區進行一至二個改造方案, 希望使這個計劃逐漸擴展。 他們在思考如何保存地區魅力時,積極進行著保存改造工作。 他所經營的<パークホテル犀>是一棟可以整棟租用的古民宿。 這裡不僅展覽本地

閱讀更多 →


與美的相遇

與美的相遇

這個暑夏, 歡喜與各種美的相遇。

閱讀更多 →


想拜訪的地方-3

想拜訪的地方-3

佐藤充和陽子在東京的同一家公司工作並結婚。 雖然當時他們對各自的工作都充滿成就感, 但仍然決定辭職,考慮在東京以外的鄉村地方養育養孩子。 他們決定做一些「只有現在才能做」的大膽嘗試, 於是出發進行了一次長期的海外旅行。 他們用一年的時間準備旅行,隨後就從成田出發了。 這次旅行涵蓋了37個國家,持續了1年3個月。 旅行回來後,他們決定在陽子的故鄉—熊本縣玉名市生活。 在旅行過程中,他們持續討論回到日本後的計劃, 當他們來到玉名市時,這個方向變得明確了。 他們決定「創造一個可以讓人們聚集的地方」。

閱讀更多 →


想拜訪的地方-2

想拜訪的地方-2

為了尋找一個周圍沒有商店的地方, 他們最終來到了大阪南東部唯一的村莊——千早赤阪村。 在那裡,他們在一棟約有135年歷史的古民宅進行改裝, 三人共同生活和工作。 每天從早到晚,他們不斷進行各種改造工作, 工作結束後還會一邊喝酒一邊聊天。 他們創建了一個集餐廳、畫廊和美容室於一體的空間, 命名為<BUM>(@bum_jp)。 這個空間在2021年9月正式開業, 吸引了許多來自附近和遠道的遊客前來光顧。 餐廳在2023年迎來了新廚師——nanaoka, 在此同時,菜單也以咖哩為中心確定了下來。 這個

閱讀更多 →


同事們的閱讀筆記-3

同事們的閱讀筆記-3

器物無聊嗎? 日日相伴就像不說話的朋友。 本書作者尋訪日本14位陶瓷器物創作者們,分享了他們創作的種種。 這些用心創造出來的生活器物,背後連結著當地風土、如何順應自然、造物者的種種心念蛻變、每段人生經驗的濃縮、一個叛逆的想法誤打誤撞、化學的質變與研究精神、對於實用與藝術性的掙扎、龐大的歷史傳承、甚至是為身邊的人開創可以活下去的道路...... 每當店裡有陶器的作品上架, 細細端詳大家的樣子與氣質,想像著他們如何被使用.... 讀完此書後,也開始想: 像那一點點的突起手感、如金屬般的釉色或樸實可靠

閱讀更多 →


想拜訪的地方

想拜訪的地方

nice things. 轉眼復刊4年, 從62到本期77期, 在紙本雜誌日漸消逝的年代, 持續深度挖掘在日本各地方、 在簡樸自然的生活中、 值得用心相待的事物。 而且每一期一樣素樸善美。 日雜、情景編輯舍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