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

與美的相遇

與美的相遇

這個暑夏, 歡喜與各種美的相遇。

閱讀更多 →


想拜訪的地方-3

想拜訪的地方-3

佐藤充和陽子在東京的同一家公司工作並結婚。 雖然當時他們對各自的工作都充滿成就感, 但仍然決定辭職,考慮在東京以外的鄉村地方養育養孩子。 他們決定做一些「只有現在才能做」的大膽嘗試, 於是出發進行了一次長期的海外旅行。 他們用一年的時間準備旅行,隨後就從成田出發了。 這次旅行涵蓋了37個國家,持續了1年3個月。 旅行回來後,他們決定在陽子的故鄉—熊本縣玉名市生活。 在旅行過程中,他們持續討論回到日本後的計劃, 當他們來到玉名市時,這個方向變得明確了。 他們決定「創造一個可以讓人們聚集的地方」。

閱讀更多 →


想拜訪的地方-2

想拜訪的地方-2

為了尋找一個周圍沒有商店的地方, 他們最終來到了大阪南東部唯一的村莊——千早赤阪村。 在那裡,他們在一棟約有135年歷史的古民宅進行改裝, 三人共同生活和工作。 每天從早到晚,他們不斷進行各種改造工作, 工作結束後還會一邊喝酒一邊聊天。 他們創建了一個集餐廳、畫廊和美容室於一體的空間, 命名為<BUM>(@bum_jp)。 這個空間在2021年9月正式開業, 吸引了許多來自附近和遠道的遊客前來光顧。 餐廳在2023年迎來了新廚師——nanaoka, 在此同時,菜單也以咖哩為中心確定了下來。 這個

閱讀更多 →


同事們的閱讀筆記-3

同事們的閱讀筆記-3

器物無聊嗎? 日日相伴就像不說話的朋友。 本書作者尋訪日本14位陶瓷器物創作者們,分享了他們創作的種種。 這些用心創造出來的生活器物,背後連結著當地風土、如何順應自然、造物者的種種心念蛻變、每段人生經驗的濃縮、一個叛逆的想法誤打誤撞、化學的質變與研究精神、對於實用與藝術性的掙扎、龐大的歷史傳承、甚至是為身邊的人開創可以活下去的道路...... 每當店裡有陶器的作品上架, 細細端詳大家的樣子與氣質,想像著他們如何被使用.... 讀完此書後,也開始想: 像那一點點的突起手感、如金屬般的釉色或樸實可靠

閱讀更多 →


想拜訪的地方

想拜訪的地方

nice things. 轉眼復刊4年, 從62到本期77期, 在紙本雜誌日漸消逝的年代, 持續深度挖掘在日本各地方、 在簡樸自然的生活中、 值得用心相待的事物。 而且每一期一樣素樸善美。 日雜、情景編輯舍

閱讀更多 →


難以忘懷的甜蜜滋味

難以忘懷的甜蜜滋味

即使進入立秋,天氣依然炎熱。 最近到店裡的朋友我們都極力推薦Keya Jam柯亞果醬, 不只可以佐甜點、麵包, 加上氣泡水,一喝立刻身心透清涼。 Keya 今年整個春天從英國領奬、受訪, 再到日本展售分享,馬不停蹄。 入夏才回到廚房揮汗熬煮, 終於產出新款並補充大家喜愛的果醬。 ⋯ ⋯ ⋯ ⋯ ⋯ ⋯ 特別推薦—— 「蜜柑友達 」果醬 Keya Jam唯一使用日本愛媛蜜柑,以及台灣的茂谷柑與蜜柑,加上琴酒熬煮而成,象徵台日友好的情誼,獲得世界柑橘類果醬大賽評審的肯定而勇奪金牌! 評審分享:風味乾

閱讀更多 →


回憶裡的巴黎

回憶裡的巴黎

《流動的饗宴》實心裡選書

閱讀更多 →


放暑假

放暑假

一回頭,2024已經過去一半, 時間追著人,奮力往前跑 不知不覺也跑完今年的馬拉松半程。 回顧上半年,實心裡完成了四次展覽: 1月 生活的表情—nice things 6人生活工藝 3月 新 空 —— shunshun 2024作品展 5月[ 南青山的綺麗 ]Galerie wa2. 11人作品展 6月 山日直覺_陶作.布作展 三月進行了兩場新書分享: 《美力覺醒》/趙孝萱 《緩慢是風景的名字》/米力 四月協同島作完成第三回陶作展《日常的質地》 在這些活動中,mina perhonen和SaRa

閱讀更多 →


前往只有那裡才有的咖啡店

前往只有那裡才有的咖啡店

nice things. 雜誌 Issue.76 そこだけにある喫茶店へ。 前往只有那裡才有的咖啡店。

閱讀更多 →


消暑良方

消暑良方

好熱 ! 好熱 ! 好熱! 每天這樣叫也不是辦法, 得找一些方法自體降溫。 這周實踐了兩方法,頗有感。 分享給同在大蒸籠裡成軟膨包子的大家。 1. 請讀讀梨木香步的《家守綺譚》 這本小說的背景發生在山裡的一棟老屋, 圍繞其間的盡是森林、山湖以及充滿綠意的小徑, 看敘事寫景能力一流的梨木香步的文字敘述, 不自覺地就能身入其境, 自然而然地就有涼爽降溫之感。 加之這本書的許多對應來自人與自然界的虛化萬物, 雖不論神鬼,但許多突然轉折的情節還是會讓人打起哆嗦。 別擔心是本神怪聊齋,故事的結尾溫暖幽默,

閱讀更多 →


一起去旅行吧!

一起去旅行吧!

這一年多來, 只要有日本朋友上門, 八九不離十都是來買。 猜好久到底是哪位有力的大德, 為撰寫好文推薦? 影響大至成為來台中必買聖品。 今天來台中參加國際媒體會議的兩位男士解謎了。 其中一位拿出一本台灣旅遊指南日文版, 台中這一頁介紹了實心裡, 文章的右下角崁入一張小小圖, 大約只有三公分*三公分大小的寫旅行影像。 來不及追問是哪一本, 但看客人從包包掏出的書 又折又捲的各種痕跡, 想必是每次台灣行的良伴吧。 不知道作者出版者為誰人, 謝謝你將介紹給日本的朋友。 請

閱讀更多 →


優雅迎接夏日

實心裡

優雅迎接夏日

陽光炙烈身心灼熱的七月, 渴望陣陣涼風, 渴望雅緻的清新。 minä perhonen 2024 夏 —。 讓大家都可以親近的 minä perhonen 台灣銷售店 實心裡悠

閱讀更多 →


日月頌 — 顏 水 龍 與 臺 灣

實心裡

日月頌 — 顏 水 龍 與 臺 灣

此刻正在國美館展出的「日月頌 — 顏 水 龍 與 臺 灣」透過清晰流暢的分類展示,豐富地整理了顏水龍先生一生完整的的創作。 展場中有大家較熟悉為數不少的油畫作品, 遍佈台灣多處的瓷磗磚壁畫或設計圖, 讓人意外的是還能看到昔時設計製作具現代生活思維且本質精緻的竹工藝家具、編織用品等實品展出, 老台中市民應該很有記憶的太陽餅包裝設計, 顏水龍先生當時在台中忠孝路的家宅也被製作成3D影像及立體模型,策展單位用心地從顏先生的生活讓大家更深刻地理解他全面性思維。 「台灣工藝之父」顏水龍先生長時間在台灣藝術

閱讀更多 →


實心裡生活工藝選書

實心裡

實心裡生活工藝選書

《京都》 林屋 辰三郎 著 林書嫻 譯 黑體文化 出版 #實心𥚃生活工藝選書

閱讀更多 →


夏至

夏至

夏至,熱。

閱讀更多 →


實心裡出版的第一本書

實心裡

實心裡出版的第一本書

有一點緊張、更多的是興奮, 迎接實心𥚃出版的第一本書, 《一條線 一片海》shunshun 作品選, 正式上市。 今天被冠華老師問: 為什麼想出版這一本書? 這的確是最開始的自問與探詢。 shunshun 是實心𥚃長期推動的藝術家; 10年來,對他作品的喜愛隨時間遞增; 最重要的原因是想梳理shunshun 這10年畫作, 以適切而有質地的企劃及設計, 深入地與台灣朋友聊聊創作想法, 分享猶如欣賞原作的力量, 閱讀會心靜平和的一本書。 隨然時間跨度長達十年, 畫展也主辦六次了, 即使熟識,

閱讀更多 →


同事們的閱讀筆記-2

實心裡

同事們的閱讀筆記-2

年初時, 請同事每人盲抽一本實心𥚃的選書, 發起、來閱讀一本書, 閱後書寫一段心得。 今天是初夏的分享。 * 《三十三堂札記》 作者/奚淞 「人自出生以來,有意無意地追求無限,從表面來看,往往總像是徒勞無功。 然而在精神深處,會有靈光閃爍的瞬間,忽然泯除了物與我、有限與無限的差別,就像把一小片鹽投擲向大海,體驗到無在而無所不在的解脫。......事實上,生活中到處都可以有這樣的通道和門檻。體驗到了,也唯有自己明白。」 今年給自己的課題其中之一便是放下執著,《三十三堂札記》書中這篇「功課」的內容

閱讀更多 →


咖啡店特輯

實心裡

咖啡店特輯

生活裡幾乎天天不能缺少咖啡, 但是大心的咖啡店常常少一處。 nice things.去年頗受好評的咖啡店特集, 這一季再度萃取出豐富的好味。 一翻閱幾頁, 心裡立刻湧現, 「我想去那一間咖啡店!」 ———— nice things. Issue.76 そこだけにある喫茶店へ。 到只有那裡才有的咖啡店。 那裡有一家咖啡店。 只要去那裡, 你的日常生活就會被填滿。 也許是感覺在浮遊。 或者、可能很平靜。 或者、可能從雲裡甦醒了。 為什麼在那個空間度過的時間感覺如此不可取代? — 重點目錄 そこだけに

閱讀更多 →


怎麼微笑

怎麼微笑

今天是世界閱讀日, 我們一起來讀, 跟一行禪師過日常系列十 《怎麼微笑》 其中一篇: 樂與苦的藝術 能享受快樂,不代表完全沒有痛苦。快樂的藝術其實也是如實受苦的藝術。當我們學習認識、擁抱並瞭解自己的苦,這份苦就減輕許多。我們可以從受苦中學習,將苦轉化為理解、慈悲,以及送給自己、也送給他人的喜悅。 跟一行禪師過日常系列十 《怎麼微笑》 - 作者:一行禪師 原文作者:Thich Nhat Hanh 譯者: 張怡沁 繪者: 王春子 出版社:大塊文化

閱讀更多 →


苦寂清涼

苦寂清涼

慧光師父說過:苦是最好的老師。 潘揚木新皂 [苦寂清涼] 放下也可洗滌。 • • 2366 苦寂清涼是去年整年度工藝重整與心境上轉變,包括決定把木小孩停用等,記得當時在處理氣味時,沒有任何計劃,直覺與即興去書寫氣味結構,當去年底擺放到桌面上準備處理塗層,聞到小時候記憶裡抽屜的味道,非常感動。無盡夏日在今年會再執行,在放鬆與清涼狀態下,完成十七年研究的代表編號。 ——— 潘揚木 • • #實心裡常設選品

閱讀更多 →